芒果体育app下载作为一个CSO「Chief Shit Officer,首席铲屎官」,年前几天夫人的好友回家过年,统统把猫咪寄养到了我家。算上“蛤蜊”与“白沫儿”(自己的两只喵),一共四只猫展开了为数10多天的喵星人大战。
春节结束从纽约回到北京,整个家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养猫的你一定秒懂...)。猫咪一直被广泛接受为群居不合作群体,但凡有人抢占了它们的地盘,肯定会掀起一场世纪大战。 为什么猫咪不喜欢和同类居住在一个屋檐下?为什么几只猫咪睡在一起却同床异梦?不如今天我从社交心理学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同大家一起聊聊猫咪不喜欢群居的原因。
相信大多数铲屎官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那就是猫咪们向来不喜欢配合,无论是对人类还是彼此之间。英国林肯大学的教授Daniel Mills也曾经做过一项研究,证明猫比狗更喜欢自主和独立的状态。作为一只高冷的喵星人,它们更倾向于我行我素,这让我想起来一句至理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铲屎去吧!”。既然猫不喜欢配合,那么我们自然也就无法考量它的团队协作程度。所以,我们或许可以换个角度来想,除了猫以外,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其它种类的动物,为何它们却愿意作为团队的一份子享受群居的生活呢?
正如我们都知道的,群居是自然界一种常见的生存形式,无论是我们人类、鸟类、兽类又或者是鱼类,大家仿佛都喜欢群居芒果体育。就连诸如狮子这类残暴的食肉动物也常常一起捕猎,大家都很重视团队配合,但偏偏只有猫咪自己喜欢孤芳自赏。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对于几乎所有的「被猎物种」来说,它们的生存战略带有明显的“集体安全感”因素。换句话说,这种群居的安全感被称为——稀释效应。简单而言,生活在自然界中时很危险的事情,随时都有可能被猎杀的可能。所以,倘若你独来独往,那么当你遇到敌人所被捕杀的可能就是100%,但如果你和100个同类一起,那么作为单体你所被捕杀的概率就会降到1%。
除此以外,群居的动物还会享受到另外一个受益,我们称之为“多眼效应”。也就是说,做为自然界中食物链的下游,当被捕杀的动物群体越大时,它们就越有可能更加高效地发现靠近自己的天敌。简单说,也就是你越早发现天敌,也就拥有越多的时间执行你的逃跑计划。这种集体预警还有其它的好处,比如群居可以给每个个体更多的时间和能量去寻找食物。另外,群居在概率学上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方便动物之间寻找配偶。因为在广阔的自然界中,独来独往的你也许很难寻得到合适的伴侣,但是群居生活则不一样,你可以充分享受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 ——————————————————————————————————————
再进一步来说,当你和你的配偶喜得贵子的时候,群居动物同样遵守了“群养法则”:成年的动物会彼此协作,互相保护或帮助喂养你的宝宝。
这一点其实对于人类来说同样受用,比如曾经有专家观察这种行为学在运动员身上的积极作用。环法自行车赛的选手会利用“集体竞争优势”法则进行比赛,骑行速度较快的选手会抱团骑行,帮助实力稍逊色的选手提高速度,这样会让靠后的选手达到相同速度时所需要的体能较少。
既然群居生活的好处这么多,那些远离同类独自居住的动物不免就会让人感到惊讶。正如猫咪所习惯的独居生活,它们在大脑神经脑回路中所反映出的并不是上述这些乐观积极的好处,而是更为悲观的想法。
猫咪们认为,群居虽然可以便于寻找食物,但是却不足以弥补其它猫咪一起和自己抢食物吃的缺点。
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的生物学教授John Fryxel说:“一群猫咪共同进食时,其它同类的存在,会让个体猫咪感觉到自己的食物被减少了数量”。
所以,在动物的世界中,自己能否获取到足够的食物,成为了它们选择群居与否的条件之一。猫科动物的食量向来很大,比如豹,一只豹子每隔几天就要吃掉23公斤的肉。
而且,野生的猫科动物之间对食物的竞争非常激烈,所以豹选择了独自生活,独自捕猎。
咦?也许你会想到,为什么狮子是群居动物呢?没错,狮子作为猫科动物独居法则的唯一例外,对它们而言,这种群居的代价是为了换的地盘上的交易。
例如非洲狮,在野生的大草原中芒果体育,寻找到一些利于伏击的绝佳地势可以隐藏自己,毕竟它们的体积太大活动明显,只有控制到这些有利地形才能取得更佳的生存优势。
所以,你看到电影中的狮子们成群结队,因为它们需要不断加强自己对地势的控制权,驱逐一些像豹子、野狼一样强大的竞争对手,从而获得最大胜利。
更何况,对于狮子的捕猎成果来说,一只角马或斑马,完全足够一次喂饱好几头母狮。因此,真正驱使着狮子群居的原因是地盘意识。
靠,你说狮子喜欢占地盘,可我家猫明明也喜欢占地盘!没错,作为猫科动物,抢占地盘仿佛已变成了一种潜移默化地竞争法则。
可是,猫咪的处境却有所差别,因为它们捕猎的都是小动物,比如老鼠。当野猫抓到一只老鼠时,它会迅速地把食物整个吃掉,因为老鼠的体积太小,并不足以它分享给其它的同伴。
这种经济学思维一只深植在猫咪的神经脑回路中,甚至在家中畜养的猫咪也不能改变这种吃独食的基本倾向。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人类从来就没有能力驯化过猫,实际上只有猫自己才能驯化它们自己。
人类并没有诱骗过这种猫走出树林;相反,是这些猫不请自来,为的是到人类的谷仓里可以集中的捕获到大量的老鼠。
所以,当早期的人类看到猫可以控制鼠患的时候,才引发了畜养猫咪的念头;然而,猫喜欢谷仓,是因为这里有大量食物。其实,这本质上是一种等价交换。
文章开头我曾提到过,我在北京的家中一共有2只猫:黄色的叫“蛤蜊”,白色的小公举叫“白沫儿”。
蛤蜊是老大,白沫儿是后来才领养的。我想作为大多数含辛茹苦的铲屎官,都会有一个很天真的想法,就是让自己的家猫彼此可以成为好朋友。
可是,日子过了这么久,我发现,除了争抢食物的那一刻以外,两只猫几乎在其它事情上没有任何交集,除了打架......
后来我才明白,虽然家猫并不是完全反对社交,但是它们的社交能力,无论对人还是自己的同类,完全是由它们自己做主。
换句话而言,猫咪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自己的独立性,它们只在需要的时候接近我们,比如要食吃、把人类当作暖宝宝时等等....
在某种程度上,我怀疑所有猫咪都患有自闭症,它们不喜欢接触陌生的人及新事物。
而且,当猫咪们但凡遇到同类踏入自己的地盘时,它们就会竖起毫毛,伸出利爪嘶吼着展开激烈的争斗。
很多人也许会认为家猫不同野猫,时间久了它们看似愿意群居。比如,历史上的罗马斗兽场有近200只猫在一起生活,在日本的爱媛县青岛(Aoshima)芒果体育,猫与人的比例是6:1。
可你千万别误会,有些猫选择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其实它们的关系仍然非常松散,而且它们不会感到有任何群体身份。
它们为的只不过是有一个共同的空间,目的是可以让它们来照顾自己的小猫宝宝。
更何况,猫从来不相信数量能够带来力量,所以,即使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猫也不会选择彼此合作。与之相反,通常其它动物遇到危险都会联合成一个防御单位。
事实上,这一刻我又多虑了。就像人类一样,看似热闹的社交其实只不过是人类受环境条件所迫的一种被动选择,周国平曾经不说过么:“人啊,生来就是孤独的”。
也许喵星人早就看透了人类这些愚蠢的作为,所以才坚持清高,正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懒吃货”。
另一方面,类似人在狗身上做实验,通过食物的奖励便可让狗狗反复完成任何任务。
然而对于没有那么容易讨好的猫来讲,我们所认为的部分挑战其实是对喵星人的了解还不够多。因为家猫的历史其实并不久远,它们长期经受着自然界的蹂躏,习惯了放养的生活方式,很多行为早已根植于它们的脑回路,想要改变又谈何容易呢?
所以,改变猫不喜欢群居的行为也许并不是无法实现,但改变很难通过简单的诱导和方式,对于它们而言,基因上的改变才是根本。
不过,话又说回来,干嘛要改变呢? 人类控制这个世界这么久,终于有一种生物是我们无法驯服的,那你还不快快下跪,向至高无上的喵大人们速速敬礼!